描述
专业 · 严谨 · 先进

抓统筹 重服务 强保障——双流区区域综合医改显成效

时间:2021-06-17

转载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原创

1c99193c-d2a2-47fe-a70e-e6c6e55174e7

近日,一名瘢痕妊娠的产妇突发大出血,被紧急送往双流区一医院急诊抢救,但常规治疗已无法止血,产妇生命危在旦夕!双流区一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MDT),经过多科专家充分论证后提出两个抢救方案:第一个是剖腹探查止血,但产妇面临切除子宫的风险;第二个是采用介入治疗,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与产妇和家属紧急沟通后,确定第一时间执行介入治疗方案。

仅仅30分钟的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后,产妇出血得到有效抑制,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抢救效果立竿见影!得知产妇脱险后,家属红着眼眶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感谢双流区一医院救了产妇的生命,也保住了产妇的子宫。本次成功进行介入治疗的主刀医生,正是双流区重点引进的高层次卫生人才之一——李江涛。据了解,强力引进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软实力,是双流区区域综合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真正做到让群众病有所医、病有良医。

2fb7bfb6-1d6c-4329-996a-d328545ff96e

▲双流区一医院专家李江涛正在进行介入手术

近年来,双流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抓统筹、重服务、强保障”,积极探索区域综合医改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群众就医获得感增强,改革成效日益凸显。

以统筹协调促改革

构建区域医疗“大格局”

在加强领导上统筹,建立有力决策机制。双流区委、区政府一直将卫生健康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突击队,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专题会议研究卫生健康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定期调研卫生健康工作制度,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在引进资源上统筹,搭建校地共建平台。区政府高位推动与四川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全方位合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按照“挂牌子、搭班子、建队伍、育人才、强科研(学科、专科)”思路,采取深度领办、专科联盟方式让三家区级医院与部省级医院共享品牌、管理、技术、人才、科研资源,构建起“高校附院+双流”优质医疗资源网,三家区级医院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综合类、中医类、妇幼类医院“三甲”全覆盖。

以服务提能促成效

打通区域医疗“服务链”

做强区内龙头,提高服务能力。围绕群众实际医疗需求,依托“部省级医院+双流”医联体建设,重点开展临床学科提能工程。

一是强化制度共建。部省级医院选派管理团队入驻引领医院及临床科室管理,合理编制学科发展规划,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流程。

二是强化技术共进。专业技术团队成员驻点科室,担任学科带头人,开展全日制培训、查房、坐诊、手术带教工作,新开展省级科研项目25项、新技术91项,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19个。

三是强化人才共育。医院与川大华西医院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畅通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通道。开展远程教学,不定期组织川大华西医院专家,进行疑难病例视频互动讨论,在线指导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等工作。

除此之外,赋能辖区基层,优化服务层级,让基层医疗机构坚持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拓展服务内涵。

双流区借力医联体龙头医院优势学科资源,重点发展基层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联合上级医院开展“全科+专科”大查房,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优全科专科服务。同时,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组建全科+专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出残疾人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增值服务、中医康复服务包等特色服务包,满足签约人群多样化需求;基层主动与辖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开展医疗咨询和理疗康复服务。以老年大学为主阵地,邀请区内名医组成公益课堂讲师团,开展科学养生、医疗保健专题讲座。

以人财保障促发展

做优区域医疗“生态链”

只有切实注重队伍建设,才能激发内在活力。双流区高度重视卫健人才引育工作,相继出台编制、薪酬、绩效考核等相关政策。

在入编政策方面,双流区统筹全区医疗机构现有待分配编制,建立“区管院用”编制周转池,用于引进区域内急需短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并出台了《“空港健康英才”培育和引进办法》等政策,完善人才引进支撑体系。

在薪酬制度方面,创新家庭医生激励政策,明确签约服务所得在扣除成本后,用于家庭医生的绩效外奖励,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职业规划政策,明确在职称晋升、职位聘用、评优选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绩效考核方面,双流区科学制定医院绩效考核政策,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与医院财政补助、工资总额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

除了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减轻发展压力外,双流区政府按照“卫生强区”战略路线,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全面保障区域医疗机构发展。完成了双流区一医院整体搬迁,新建区三医院、妇幼保健院二期业务楼,整体迁建1家中心卫生院、扩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83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同时,双流区政府对国家、省、市、区级重点学科建设按照每年80万、50万、30万、10万的标准予以定额补助,专项投入科研经费,强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科研能力提升。在人员保障方面,由双流区财政全额保障编内人员基本工资,并按照2.8-8万元/人/年标准,对编外人员进行部分保障。设立医联体内人才流动专项补助经费,用于支付各级专家下沉费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周雪/文 编辑 王奕然 校对 杨丽娟 审核 宋文良

原文链接:https://v5share.cdrb.com.cn/h5/detail/normal/428499617918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