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专业 · 严谨 · 先进

“幸”之所至 “福”在双流

时间:2021-12-31


转自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


2021年12月30日,北京。

一场以“幸福”为主题的盛会给这个寒冷的岁尾平添了一份暖意。

双流很荣幸,“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上,成都双流再次从2000余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双流有福气,因为这里是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较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只争一流的地方。

华灯初上。

当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的消息在双流这座城市蔓延开来的时候,这座城市被“幸福”团团包围——城市的户外显示屏上,“幸福城市”再次点亮;朋友圈里,大家畅诉着这座城市的幸福点滴;市井街头,大家奔走相告……

这是一座城市的高光时刻,更是这座城市主人的幸福时刻。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市民的家园。

家与城在这个时候因为“幸福”二字,联系更加紧密。

何以双流?双流的“幸福密码”在哪里?

双流以何?为什么“幸福”如此青睐双流?

有人说,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有人说,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有人说,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亦有人说,这是一座包容向上的城市……

在众说纷纭中,笔者试图找到这座城市的幸福基因,但始终没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幸福”的影子在这座城市里映射太宽太广,随处可见,随处可感、触手可及。

微信图片_20211231152713

(一)

双流的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双流这座城市的幸福氤氲在市民的生活里。

空港公交公司驾驶员杨成的手机里,保留着一张温暖的图片:一个小女孩儿,在过马路时向他作揖,给他送上新年最温暖的祝福。

故事很简单,情感却让人动容。

2021年春节的时候,杨成在大年初一当班。当他驾驶着公交车经过双流艺术公园时,正好遇到小女孩儿一家三口过马路,杨成便礼让行人停下了车。小女孩儿看到公交车停了下来,便双手作揖向杨成拜年。

那一刻,杨成心里特别温暖。

返回公交公司后,杨成便调出那一段的监控视频,把那温暖的一瞬定格保留在自己的手机里。

礼让行人,是这座城市文明之花的绽放;作揖回礼,是对人心向善的致敬。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这一年的盛夏时节,天气特别热。双流板桥社区疫苗接种点的工作人员每天顶着太阳为市民接种疫苗,汗水湿透衣背。

市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内心。

6月13日这天,医护人员和值班警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17件矿泉水。

一张单据上,留着一句温暖的话:致敬,最可爱的人。

“当时快递员找上门来,没有具体的收件人,只写了板桥疫苗接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只有一张快递的单据,上面注明了送给疫苗接种点的警察叔叔、护士阿姨。

那一刻,是温暖,是感动。

一瓶水,不贵;一颗永怀感恩的心,无价。

在东升街道清泰社区,有一个“退役军人群”。

有一天,一名退伍老兵在群里发了如下一段话:我上有两个老人,妻子身体也不好,大女儿还有抑郁症,我没有固定工作,我想多挣点儿钱,但是到路边的工地上卖盒饭,城管就来赶,我知道我不对,但我实在没办法了,我该怎么活啊?大家能不能帮帮我?

看到他的留言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便开始了爱心接力:

我们公司晚间有2个小时的临时岗,每小时一百元钱,就是累一点儿,你明晚上7点钟过来试一下嘛!

我们单位在招厨师,你会做饭,工资待遇还是不错,你明天也可以过来试一下。

空港花田那边的云华新村有便宜的铺面,你如果需要,我帮你联系,那边游客多,生意也好,可以试一下。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名退伍老兵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

在双流,这种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演绎着,也渲染成了这座城市有大爱的底色。


微信图片_20211231152738

(二)

双流的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双流这座城市的幸福藏在发展的脉动里。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个地方幸福不幸福,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企业兴,城市兴;企业发展得好,城市经济才有活力和韧劲。”

7月12日,递四方一级口岸落户成都暨成都至马德里货运航线开通仪式在双流区举行,这也标志着递四方一级口岸正式落户成都双流。

从开始与双流接触,到最终落户,递四方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递四方的员工开玩笑说,这是递四方有史以来最短的“恋爱”。

“双流区政府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公司积极推动递四方一级口岸落户成都双流,让递四方感受到助企、爱企、惠企的氛围,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双流的信心。”递四方总裁曹光在首航仪式上深情地说。

“恋爱”期短,“蜜月”期长。

就这样,最短的“恋爱”变成了最长情的“厮守”。

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服务业发展上。

但是,对于双流的一些汽车4S店来说,在疫情之下他们却闯出了一条蓬勃发展的路子。

“之前,我们的业绩在成都所有的门店里排在后面,但是今年我们一跃排了全市前列。”这是双流数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共同心声。

“双流除了帮着我们规范疫情防控外,还推出了商圈联动服务,让我们公司与周边的消费卖场一起联合搞促销活动,在我们这里买车,可以到奥特莱斯享受购物打折,到奥特莱斯购物,可以在我们这里享受买车优惠……”

帮助企业解困,双流这一年来从没有止步。

“送政策、送奖牌、送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关怀,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不断发展的信心。

这一年,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国产民机维修基地在成都双流投运;

这一年,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北京新三板;

这一年,空铁国际联运港正式开通运行,双流企业在家门口实现了陆海空铁多式联动的便捷运输;

……

企业家们说,在双流做生意有种家的感觉。

这种“家”的感觉,不仅仅体现在发展环境上,更体现在细微的服务中。

在双流,让企业家们回味最多的还有那杯喝了3年的咖啡。

3年多时间,“企业咖啡时”活动共开展660场,收集企业诉求共计7812件,办结率99.82%,满意率98.97%,获评2019年度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之一、2020年度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区(市)县十佳创新案例之一。《人民日报》评价双流这杯“咖啡”最解渴、最提神。

一杯小小的咖啡,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的距离,建立了亲切的关系,小杯子里发展出了大天地。

(三)

双流的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双流这座城市的幸福在美妙的歌声里。

“五湖四海白鹭飞,森林公园树木苍,两江连理黄龙溪,无独有偶流成双,三国屯兵牧马山,盛世腾飞双流港,诗歌咏流新时代,神州何处不龙岗,天府之水天上来,烟火人间市井旺,喧然名都三千年,芙蓉出水羡群芳……”

这首吟唱双流城市的歌曲名称为《天府之水天上来》,演唱者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一剪梅》原唱者陈彼得先生。

2019年,陈彼得先生将“成都府—陈彼得音乐梦工场”永久性落户双流,并把家安在了双流,成为双流的新居民。

“双流这座城市美丽宜居,这是我最幸福的家。”陈彼得说,双流宜居,是一个好地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双流户籍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147万人,是成都市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双流?

最朴素的答案是:双流宜居宜业环境好。

在双流,公共服务配套是最好的。在双流区的决策者看来,一座城市经济发展得好,那不是最好,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有感发展,过得舒心,生活惬意,那才是真的好。

在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引领下,双流公共服务配套日益完善,“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好医院”提质增量。

数据显示,近年来,双流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73所,新增学位4.7万座,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增长85%;新改建医院8所,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医院“三甲”全覆盖。

许多到过双流的人,都会被这座城市的绿意满城而折服。

作为成都的主城区之一,双流区按照“公园城市”的理念美化城市、绿化家园,让城市在公园里自然生长,规划了空港中央公园,总面积15000亩,推窗见绿、开门见山已成为双流人生活的一部分。

环境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市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健康长寿是市民对身心健康的最大追求。

生于1900年的朱郑氏,是目前四川省最长寿的老人。对于这位见证了世界百余年风云变幻的太奶奶,中国网友们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呼——“成都最牛00后”,这位朱郑氏就生活在双流区云华新村,现在已是六世同堂。

目前双流区户籍80岁—89岁共有13985人,90岁—99岁共有2007人,100岁以上共有53人,长寿老人总量居全国前列。

云华新村,是朱郑氏生活的地方,这也是双流幸福美丽新村的一个切片,在双流,市民老百姓不仅住进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越来越好……”这是市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民谣。


微信图片_20211231152718

(四)

双流的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双流这座城市的幸福蕴藏在这座城市的精神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敢为人先,勇争一流”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也是支撑着双流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曾对双流这样评价:在创新发展上,双流是“顶天立地”。

在他看来,双流人勇于担当,敢说敢干敢闯,这种精气神成就了双流,发展了双流,是幸福双流的根和源。

作为双流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双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肩负着守好空中大门责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流区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体市民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精心管理入境航班2600余个,用心服务入境旅客2.9万人,独立承担入境客货机组人员、外交领事抵蓉人员管理服务,彰显了“天府门户”的铁军担当,双流区防疫队伍被四川省和成都市誉为疫情防控的“铁军”。

“在疫情面前,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守好我们的家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我们的使命。”

铮铮誓言背后,是双流这座城市的担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人是城市的主人;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在双流蔚然成风。

双流,始终把人才放在发展的首位。

通过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打造人才引进“强磁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源”一系列举措,让有为者有平台,让能干事的人能干成事。

目前,双流有10万航空从业人员,10万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各类人才总量达40.2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人才第一区”。

这也成为双流不断向幸福奋进的动力之源。

今天,幸福城市的荣誉再次加冕双流,这是这座城市的荣耀;明天,双流还将在城市幸福的征程上前行努力,让幸福更加醇厚。



转自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499068?channel=weixin